1.命理中五行不平衡都有哪些方法进行补救?
平衡是在不平衡中求的,正如日月交替四季变化,就是不平衡的平衡结果,如一切都平衡,一切都没有了,是不平衡才产生了一切,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。
你应该问如何让五行趋于平衡,但又不知你问的五行是指哪方面的。如是八字,补用的方法很多。
八字用神是要使八字趋于平衡的一行或几行,特殊格局要气势不破。如果你是受现代教育长大的,从没研究过真正的古代哲学。
劝你还是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,不要两边都靠,两边都是半罐子咣当,更加认识不清。正如一个是用天平称东西,一个是用秤称东西,都能解决问题,我认为用秤称东西更有味道,把不平衡中求平衡的哲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2.怎样让五脏五行平衡
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 五行就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代表五种属性,是抽象概念,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。
五是个普遍的数字,五指、五官、五脏、五味。
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。
在中医里,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(肝心脾肺肾)的功能和关系,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(称为藏象),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。 木-生长、生法、柔和、条达舒畅 火-温热、升腾、明亮 土-生化、承载、受纳 金-清洁、清肃、收敛 水-寒凉、滋润、向下运行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绪 五官 五味 形体 木 肝 胆 春 怒 目 酸 筋 火 心 小肠 夏 喜 舌 苦 脉 土 脾 胃 长夏 思 口 甘 肉 金 肺 大肠 秋 悲 鼻 辛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恐 耳 咸 骨 同一行的事物相互感应,但过度则害。
比如怒则伤肝。范进中举是过喜伤心的典型例子。
再比如适当的甘味是补脾的,但味过于甘,又能呆胃滞脾。 五行的生克关系 实线表示相生;虚线表示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、助长和资生的作用(为叙述方便,生者称为母,被生者称为子)。
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。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。
无生则发育无由,无制则亢而为害。两者都很重要,不要觉得相生就好,相克就不好。
巨人症就是生长缺少克制的病例。 相生相克,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。
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;没有克,就不能保持事物发展变化的平衡与协调。 五脏之间的关系 (1)五脏之间的相生:肝生心就是木生火,如肝藏血以济心;心生脾就是火生土,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;脾生肺就是土生金,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;肺生肾就是金生水,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;肾生肝就是水生木,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。
(2)五脏之间的相克:肺(金)的清肃下降,可抑制肝(木)阳的上亢,即金克木;肝(木)的条达,可以疏泻脾(土)的壅滞,即木克土;脾(土)的运化,可以防止肾(水)水的泛滥,即土克水;肾(水)阴的上济,可以制约心(火)阳亢烈,即水克火;心(火)的阳热,可以制约肺(金)的清肃太过,即火克金。 但必须指出,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,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
这是因为五脏对应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脏的部分特性,五行并不能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,只是部分关系。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(1)母病及子:母脏先病,然后累及子脏。
(2)子病及母:子脏先病,然后累及母脏。这种情况下一般病情较重。
(3)相乘:即相克太过。可能是克者太旺,或者被克者太虚造成。
这种情况下病情容易严重。 (4)相侮:即克制不足,反被其克。
可能是被克者太旺,或者克者太虚造成。 五脏和季节的关系 木对应春季,火对应夏季,土对应长夏,金对应秋季,水对应冬季。
在各个季节里,对应的脏负担较重,而所相生的脏得到补益。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,因为春季木生火,肝的负担重。
同时由于木生火(心),所以心情容易舒畅。 五脏强弱和性格的关系 在性格方面,五行生克若不平衡,火多无制,急躁而欠涵养。
水多无制,聪颖而意志不坚,亦且好动。木多无制,刚愎自用。
金多无制,精干而敏锐。土多无制,慈厚而好静。
当然即使这样,通过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达到性格平衡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 解梦知识网 » 五行不均衡(命理中五行不平衡都有哪些方法进行补救?)